[ 追踪热点 深度报道 ]
深秋的武汉,空气中已带寒意,但国际博览中心的展馆内,却是一片火热。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CCVS)在此拉开帷幕,主题“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九个字,精准击中了当前中国商用车行业转型的脉搏,也道出了所有从业者在市场激荡中的共同追求与深层焦虑。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拐点时刻:市场需求放缓,产品结构剧烈调整,新旧动能转换进入攻坚期,行业盈利能力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兼并重组、优胜劣汰的戏码频繁上演,与此同时,新企业、新产品、新业态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业链边界不断被打破与重塑,一个更加丰满而复杂的商用车新生态正在形成。谁能在这变革的洪流中把握方向,谁就能赢得未来。
新能源拐点已至,市场驱动时代正式开启
行业的变革,最直观地体现在数字上。2025年1-9月,我国商用车销量达到311.7万辆,同比增长7.8%。其中,最亮眼的是新能源商用车——销量飙升至56.6万辆,同比猛增61.4%,市场渗透率已达23.9%。这意味着,每卖出四辆商用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全年渗透率预计将突破30%大关,这标志着中国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已经真正从政策哺育的“孩童期”,迈入了市场自驱动的“青年期”。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展馆内的景象是对这一趋势最生动的注解:全球首发车23辆、国内首发车30辆,新能源展车与燃油车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2:1。纯电、氢能、混动等多种技术路线同台争艳,产品覆盖的品类空前丰富,瞄准着千差万别的具体应用场景。新能源的浪潮,正从普通的货运车辆,迅速涌向专用车等更细分的领域。
创新力量集结,全产业链竞逐新赛道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转型中,整车龙头企业、零部件巨头、跨界而来的科技新势力同台竞技,共同勾勒出商用车未来的模样。
· 一汽解放以多款纯电车型搭配氢气发动机等核心动力技术,构建“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新IP。
· 东风商用车通过6款前沿技术整车和7项核心技术成果,呈现了一场绿色与智慧融合的科技盛宴。
·东风轻型车以新品牌、新产品、新战略的全面发布,揭开了这场变革的序幕——这不仅是一场产品迭代,更是一场关于效率与温度如何兼得的行业答卷。
· 江淮1卡全新力作坤鹏ET9在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全球首发上市。这不仅是坤鹏ET9一款新品的落地,更是中国商用车行业向绿色高效智慧物流时代全力迈进的一声嘹亮号角。
· 比亚迪首次参展便全球首发纯电轿卡T4,并展示了从轻卡到客车的全系新能源拳头产品,彰显其全面押注绿色运输的决心。
· 陕汽重卡重磅发布与康明斯一体化正向开发的全新C系列产品,意图树立高端重卡市场的新标杆。
· 中集车辆携19款明星产品,构筑起三大核心展区,不仅展示产品,更宣告了一场从“装备制造”到“价值共创”的产业革命。
· 卡车新势力与科技企业则带来了最前沿的想象:白犀牛的无人车填补了冷链物流的空白;祺迹汽车展示了无人轻卡线控底盘;载合在发布新一代智驾方案的同时,与地平线完成了战略签约,深度融合顶尖车载智能计算。
零部件与核心系统领域同样精彩纷呈。中创新航展示全场景电池解决方案;智德电控带来多款电驱产品;广东富华成为现场唯一能提供“主挂一体”整车底盘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约斯特(JOST)、BPW、海沃、凯卓立等中外企业,则在车轴、牵引、举升、尾板等细分领域,展示了电动化、智能化与轻量化的最新成果。一条协同创新、韧性强大的全产业链已然成型。
全球化成为转型升级新引擎
在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同时,全球化正成为中国商用车品牌突围的又一强大引擎。今年1-9月,我国商用车出口74.8万辆,同比增长10.2%,出口量已接近总销量的四分之一。其中,新能源商用车出口6.4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5倍,成为出海的新增长极。
本届展会也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大洲的生产商、经销商和用户参观团。他们深入展台、参加论坛,急切地想要了解中国商用车的最新技术与产品。中国的商用车,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并以更加自信的姿态驶向全球舞台。
编者按:一场盛会,一个新时代的注脚
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不仅仅是一次产品的集中展示,它更是一个清晰的信号,一个有力的宣告。它汇聚了政府、企业、用户的各方力量,通过“中国商用车新生态论坛”、动态演示区等“会展一体”的创新形式,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动”“静”结合的新型展会。
这里,我们见证了商用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丰硕成果;这里,我们触摸到了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坚定决心;这里,我们更是亲历了中国商用车行业迎来“新能源拐点”与“全球化爆发期”的历史性时刻。这场在武汉上演的盛会,正是中国商用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磅礴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