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怀着一个‘中国要成为 汽车强国’的梦并为此而努力 工作。」
在谈到最深的感受和最大的愿望时,马总说,“我一直怀着一个‘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的梦并为此努力工作”。也许这正是许许多多奋战在汽车行业的企业领导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们追求的不仅是自我目标的实现,更是为了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走向世界前列而拼搏奋进。这样的梦想,足以让他们奋斗终生,并矢志不渝。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汽车产业才能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发展如此迅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
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的名字似乎显得有些特殊,然而“日用”二字却像一枚勋章,记录着公司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也记载着公司从弱到强的坎坷征途,更预示着未来蒸蒸日上的美好前景。
从1982年4月到2018年4月,上海日用已经走过了36个年头,这36年,恰恰是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过渡时期。如果说一家企业能够在这样的巨浪中屹立不倒,凭借的不仅是资本与机会,更是远见和魄力,是用坚韧创出的奇迹。
蜗居一隅,把握机会
翻开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的大事记,长春、成都、烟台、武汉和郑州......日用-友捷已经将市场版图拓展到了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然而在上海日用厂成立之初,只能长期蜗居在虹口区广中路上。在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之前,工厂的占地面积不到10亩,建筑面积仅7933平方米,厂房简陋,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没有生产线,汽车电机日产量只有几百台。这样的生产条件,要想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显然是极其困难的。
为了获取更多、更准确的市场信息,马宝发发动了全体员工地毯式收集市场信息,不放过每一个产品开发机遇。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用生产的工业用空调电机遭遇市场热度降低,这时候,马宝发发现宾馆旅游业升温在即,于是果断转型,研发出一批低噪音、高效节能的房间用空调电机,使全国市场占有率一下子提高到25.7%。
生产空调电机对技术、资金要求都不是很高,也没有什么市场进入壁垒,虽然日用电机厂当时的发展势头不错,马宝发却忧心忡忡,认为总有一天会被机制更加灵活的民营企业所赶超、替代。这种危机意识又让他开始寻求新的市场,寻求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对政策的敏锐嗅觉和对市场机遇的把控,让马宝发又找到了新的商机。
汽车制造业被上海市政府列为支柱产业之一,而汽车业的高准入门槛和未来的广阔前景,让马宝发意识到,这将是企业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大众“桑塔纳”国产化,这让日用电机厂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实现了突破,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桑塔纳”散热器风扇总成终于获得了上海大众近乎苛刻的最终技术认可,帮助日用-友捷取得为上海大众独家配套的殊荣,也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此,上海日用电机厂进入了企业发展史上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不断转型,超越自我
“要干就干最好的。”马宝发从来不甘落于人后,为了使企业得到跨越式发展,他又做出了负债投入的决定,几乎踏破了上海所有大小银行的门槛。马宝发说,不被理解是在奋斗途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最终,他还是凭借自己的毅力感动了“上帝”,不仅如愿获得了巨额贷款,而且在合资后的第五年(2003年)兑现了全部归还的承诺。
日用-友捷的产品结构从机扇合一扩展到系统模块(即散热器、冷凝器、风扇“一体化”),从为汽车行业配套散热器风扇扩大到冷凝器风扇、鼓风机等相关产品;产品技术从两极电机升级到四极电机,从有级调速升级到无级调速;散热器风扇总成从为轿车配套扩大到面包车、大客车、卡车等各类汽车,企业终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1988年开始,马宝发提出了“十年磨一剑”的发展规划,并从中总结出两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其一是“以快赢得市场、以变适应市场、以优质量取胜”,其二是“现场出市场,现场出效益”,其核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必须“以优质量取胜”。
为了让“半路出家”的日用拥有自己的专利,马宝发雄心勃勃,推出了“三步走”战略,在吸收、消化国外样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两次创新;在两次创新基础上自主开发;与整车厂同步开发创新。
图为:坐落在嘉定马陆育绿路260号的公司正门
1998年起,第二个“十年磨一剑”让日用-友捷成功实践了“突破管理”和“金鱼缸理论”,并走出国门,从“国内第一”进入世界汽配件“大家族”。这其中成功的核心就在于“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日用友捷依然牢牢占据了35%左右的国内市场。
1998年4月1日,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成立。相对空调行业而言,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高,供应链更加完善,对于技术、质量的要求也更高,非常适合企业的长期稳步发展。从市场方面看,无论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还是汽车行业本身巨大的市场需求,都预示着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所以,日用-友捷立足汽车零部件行业,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由于马宝发的锲而不舍,顺达牌散热器风扇总成从最初配备上海大众桑塔纳,逐步扩大到一汽大众捷达、奥迪、红旗,上海大众帕萨特B5和上海通用赛欧等合资品牌轿车;从最初只为轿车配套,又扩展到沈阳金杯、福特全顺、南京依维柯,甚至轻型面包车和重型卡车,连续多年雄锯国内散热器风扇市场的霸主地位。
进入合资公司发展阶段的日用-友捷,通过体制创新、中外合资,借资借力攀高,从国内第一跻身国际汽车配件“大家族”,销量最高时曾一度占据了国内汽车发动机散热器风扇领域百分之六七十的市场份额。
但是,产品的“一枝独秀”又让马宝发略有隐忧,开始寻找产品结构的多元化。随着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发展、行业政策和规划的落地,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市场、研发满足“国六”排放的二次进气泵及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子水泵等业务,通过技术创新,寻找新的业务发展机会和突破,推动公司产品向多元化高科技发展。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008-2017年是马宝发的第三个“十年磨一剑”,依靠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技术,日用-友捷不断拓展市场,先后进入了国内各大汽车厂,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引进、学习、消化、二次创新、同步开发”的技术创新发展之路。
对于马宝发而言,科研与管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我既做科研管理工作,又负责企业经营;既要有对市场的敏锐性,又要有对产品知识的专业性,为经营决策管理方向做引导。”短期经营管理、不断创新,长期把握方向、做好规划,这种能力对一个企业决策者和领导人来说,至关重要,有时候甚至是孤独的,那种不被理解的压力和痛楚,只有亲历过的人才会懂。但是,这恰恰都成为了马宝发前行的动力,也让日用-友捷在不断地追求卓越。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马宝发也将目光放在了国际市场,统筹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尽管目前90%的销售额在国内市场。但亚太区域,日本、韩国和印度市场同样是日用-友捷的战场。产品的可靠性强、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高,企业的科研能力过硬,也使得日用-友捷进一步地提高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并于2017年成功进入了日本和韩国的OEM市场。
注重研发,保持优势
为减少负债投入的风险,日用-友捷将巨额贷款花在“刀刃”上,瞄准国际一流水平,注重技高一筹,购进国际上屈指可数的全自动电枢加工生产线、一批关键生产设备和在线检测装置,引进可靠性技术手段;建成现代化的新厂房和测试中心,在“螺蛳壳”里营造了一个规模扩张的新空间,不断将风险压力变成发展动力。
日用-友捷尤其注重在产品研发,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4%左右,并建立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并富于创新精神的团队。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日用-友捷的科研团队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专业配备有电机、机械、内燃机、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机械一体化和性能测试等科技人员,专业结构合理,并长期从事散热器风扇技术的研究,在散热器风扇的研发及生产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2010年,顺达牌轿车散热器风扇获上海市著名商标。
图为:电机试验中心 & 电机性能实验室
目前,公司除了带PWM控制器和电阻器的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总成外,还有采用无刷电机驱动的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总成,以及为新能源汽车如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配套的冷却风扇总成,产品技术均达到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技术先进水平。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汽车零部件的电子化和电气化发展速度,从传感器、到信息融合,再到执行器,各方面的硬件和软件都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新的机会。日用-友捷也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成功地开发出了用于满足“国六”排放要求的电子空气泵,和配套新能源汽车的电子水泵,并成功获得配套订单。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热门话题,看似与电机没有直接相关性,但是,善于琢磨的马宝发又说,其中许多执行元件还是离不开电机,这就意味着这个电机必须是智能化电机,是带芯片的电机。所以,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又给日用-友捷带来了新的机遇,对电机行业技术含量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轻量化、低能耗、高效率、智能控制和故障诊断等功能要求势必会从高端汽车向中低档汽车延伸。
马宝发说,他的愿望就是早日实现公司的愿景:“成为国际优秀的汽车冷却风扇总成制造商。”从“小舢板”到“小巨人”,一路走来有太多的艰辛。谈到企业发展的思路与方法,他表示,最深的感受有两点,一是作为企业领路人,要有突破管理的思维,只有不断突破才能给企业发展和生产带来空间;二是做产品要有方法,必须把可靠性放在第一位。
最后,马总选择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未选择的路》中的诗句来总结自己的心中历程: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出自《汽车电子电器信息》杂志2018年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