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奋斗,三十年发展,三十年创造了一个民营企业的成功典范。
产品是大海,企业是航船,领航的是船长,导航的却是市场需求,江苏超力的发展实践,从沈中泉董事长到沈留青总经理的领航感悟,就是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大海有潮起潮落,大海有暖流寒流,有一张明晰的航海图,企业航船才能一往直前,才能广聚资源,博聚智慧,奋力拼搏才有意义。
与时代一起飞跃,一起变革
1981年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中共中央纠正了建党以来若干历史问题;这一年,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这一年,在沈中泉董事长的带领下,江苏超力人正式进入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时光流转,经过这三十多年的厚积薄发,超力“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超越自我,力求完美”的独特气质令人瞩目。谈及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历史性的一步,沈留青总经理不无自豪。
1981年,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沈留青,来到江苏超力这座刚刚创立的企业,一切都显得年轻而富有朝气,在超力的这段发展历程中,沈留青是见证者是参与者更是领导者。在他看来,个人、企业与国家的命运从来都紧密相连,历经三十多年的沧桑巨变,国家强盛了,而企业也从最初的小五金厂发展到如今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龙头企业;产品从最简单的手工加工零件到如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系统模块;规模从最原始的小作坊到如今分布全国各地的八大分支机构。这些成长的经历,坚定了沈留青做好、做大、做强自主品牌的信念。
沈留青十分看重公司战略对超力发展的重要引导和指向作用,他说,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初,我们与时俱进,确立了“以主机厂为中心、以丹阳为核心零部件制造中心、以技术研发创新为中心,产品由电机电器向电子电器延伸、由零部件向集成模块延伸、由传统汽车产品向新能源汽车产品延伸、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的“三个中心、四个延伸”发展战略,从公司这些年的发展来看,我们的技术革新、产品换代、市场开拓、管理升级卓有成效。
目标确定,心无旁骛
由于及早确立了“以主机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超力的客户群主要是国内知名整车厂,目前超力与众多知名品牌轿车、微型车、轻型和大中型车等车型进行一、二次配套,并向北美、西欧、澳洲等区域出口。这一战略也影响到了超力在全国的布局,在沈留青的主导下,超力先后在海南海口、河南开封、安徽枞阳、上海、南京等地成立了分支机构,极大提升了与主要供货主机厂的互联能力。
技术领先是企业发展之根本,身为高级工程师的沈留青对此深有体会。在沈留青的推动下,超力先后从日本、英国、德国、丹麦等国引进了先进的电枢、电机、散热器、电动助力转向器等产品的生产、检测和实验设备。在丹阳总部、上海分别设立了研发中心,其中总部技术中心于2012年获评为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除此之外,公司十分重视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目前与江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日本名城大学等都建立了长期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并与北汽、海马等整车企业建立了伙伴合作关系,开展了多项技术合作与交流,诸多成果通过了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
自公司大刀阔斧完成“三级跳”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面貌焕然一新,沈留青回顾超力发展历程,无比感慨:“第一跳,在1991年,我们及时把握市场时机,率先研制出车用永磁盘式直流电动机,成为江苏省首创,并成功打入市场。第二跳,是在1993年,将企业从偏僻的乡村整体搬迁到交通便利的集镇,改善了企业的发展环境,拓展了企业的生存空间。第三跳,主要理顺了三个关系:首先是产权关系,于2001年对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由1981年成立的丹阳市第四微型电机厂改制为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其次是人事关系,不论远近亲疏,实行竞聘上岗;再是分配关系,通过建立人才评估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彻底解决同岗不同责、同工不同酬的弊端,在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充分地认识到科学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厚积薄发,春风正劲
了解沈留青的人知道,他性格中最鲜明的特点是踏实勤奋,他一直认为做事如做人,做实业更要实在,来不得半点虚浮。他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超力近年来的成果似乎印证了他的这些观点。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行业环境,沈留青认为,江苏超力人不惧困难、志存高远,毫不动摇地坚持“抓机遇、练内功、创信誉、铸品牌、扩市场、做百年”的经营理念,以打造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百年老店为目标,做好做大做强自主品牌。
他说,江苏超力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汽车行业民族自主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求索、不断创新、不断飞跃,实现专业化、集成化、现代化的一个完美缩影,面对未来,江苏超力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顺应21世纪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并重,走出一条属于超力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之路。
出自《汽车电子电器信息》杂志2018年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