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5月15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东风汽车集团联合主办的“推进高端化 迈向智能化 提升专用车产业生态”专用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5)暨专用车科技展上,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电动产品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强重磅发声,深刻阐述了企业对于工程机械电动化趋势的独到洞察。他不仅分享了柳工在工程机械电动化领域的发展成果,还就行业现状与未来走向发表了专业见解,为大会增添了重要思想碰撞与智慧火花。
洞察全球趋势,锚定新能源发展方向
张强指出,从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可再生能源在 2020 年后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基于这一判断,结合乘用车、商用车电动化趋势,柳工果断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柳工自 2002 年开启国际化征程,至今已走过约 23 年,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油电情况,梳理油电比,寻找油电差价与比值,精准定位突破区与未来机会区。
在工程机械发展趋势方面,中国市场发展速度远超国际市场。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主要集中在挖掘机和装载机两大品类。国际市场上,国外品牌以挖掘机为主,且中小型产品居多;而国内则以中大型产品开发为主。柳工凭借多年国际化经验,精准把握市场动态,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剖析国内现状,展现电动化发展成果
从政策端来看,自 2001 年科技部 863 计划启动,一系列与工程机械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特别是去年的以旧换新政策,不仅涵盖乘用车、商用车,还将工程机械纳入其中。这一政策旨在推动市场更新换代,满足当前低排放需求,因为目前市面上存在大量国一和国二排放标准的设备,而柳工已达到非道路国四排放标准,与道路车辆国六排放标准基本相当。
在行业和产品层面,纯电动轮式装载机市场表现亮眼。去年年销量突破 1 万台,市占率达 26%左右;今年一季度销量更是突破 1 万台,市占率超过 35%。这一成绩得益于市场驱动和产业链成熟。柳工自 2014 年起便开展相关研究,并在应用端推广八大场景。
标准化层面,柳工积极贡献力量。2020 年开始发布电动产品,2022 年向标委会输出电动化标准,2023 年 9 月成立 TC334/SC3 委员会并成功落户公司。从去年初开始申报的国家督办项目及国标委的十大项目、20 项土方机械电动化标准,截至上周已全部审查完毕。原本一项标准至少需三年发布期,但此次仅用 18 个月便完成,充分彰显国家对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的推动力度。柳工在标准化工作中牵头完成一半以上项目,今年 3 月还参加 TC127ISO 年会,提交电动土方机械术语议案,为电动国际化标准突破贡献力量。
讲述柳工故事,彰显电动化领先实力
柳工创立于 1958 年,由上海前辈支援广西柳州西部地区发展而来。从最初不知从何入手,到如今装载机排名全球第一,2021 年 4 月 26 日习总书记参观时,给予柳工“标志性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和“成功的国有企业”的高度评价。目前,柳工拥有 30 多条产品线,涵盖多品类产品。
在电动化发展进程中,柳工分为四个阶段。2014 年启动项目,2018 年发布原型机,2019 年参加北京展,推出重型电动装载机和电动挖掘机,震惊世界。此后,柳工持续推进标准化工作和整车开发,形成装载机、挖掘机全批量、全系列电动化,涵盖 11 个产品线。
柳工电动产品解决方案丰富多样。针对履带式产品补能问题,开发纯电、换电、混动等多动力模式,并积极开展电池开发。柳工电动产品优势显著,全场景(八大场景)工况覆盖率达 95%,远销 60 余个国家,尤其在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尼、非洲地区,满足当地电动化需求。过去三四年,柳工获得 20 余项协会、政府颁发的荣誉奖项。
着眼绿色创新,推动智能化融合发展
除产品开发外,柳工下一步将下沉至零部件领域。除电池、控制器外,还积极开展构型研究。此前产品多基于油改电方案,未来将突破新构型,尤其是针对工程机械产品与商用车不同的液压系统,柳工开始研发分布式液压,以降低能耗,为未来能耗节省提供有力支撑。
电动化完成后,智能化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与乘用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分上下半场不同,工程机械电动化与智能化直接全场推进。尽管电动化平台搭建较快,但行业势头迅猛,柳工在智能化领域需加速发展,在单机、多机协同、云端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工程机械电动化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凭借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在国内市场的卓越表现以及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持续投入,正引领着工程机械行业向绿色、智能方向迈进,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