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速度,足以穿透未来。
中国重汽集团2023年合作伙伴大会已落下帷幕,但会上那篇主题为“2023我们怎么干”的报告给与会者带来的震撼与冲击,却久久未能退去。
在2022年创下了14个行业第一的成绩面前,中国重汽已经成为中国商用车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2018年9月1日,谭旭光在其首次召开的中国重汽领导干部会上的承诺言犹在耳:“我来中国重汽是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用3~5年时间成为中国第一!”
如今,全国第一的目标已经实现,中国重汽又强势喊出“挑战全球第一,做世界最好的商用车”的全新口号,吹响了再攀高峰的响亮号角。
那么,重汽的底气,源自何方?
市场是拼出来的
市场是拼出来,效益是挣出来的,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持续做强做大。
2022年,中国重汽整车销量实现24.9万辆、收入突破1214亿元,是行业销量最高、市场下滑最少、运行效益最好的企业,行业龙头地位持续稳固,并实现了14个“第一”,在占有率和先进技术方面,中国重汽取得了7个“第一”。
市场占有率越高,竞争力越强,市场地位也就越高。2022年,中国重汽实现重卡销量15.9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4%,国内同行业企业重卡市占率第一,也是唯一市场占有率超过20%的企业。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中国重汽在重卡领域已经取得了领导地位。
聚焦主业,提质增效,中国重汽通过集中优势兵力,依托集团资源平台,在动力领域及商用车领域实现协同研发,不断从技术、生态和营销共同创新,得到了用户和市场的一致认可。
产品才是硬道理
借助整条产业链上的技术、工艺和制造等多重优势的集中释放,中国重汽在重卡市场上推出了多款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拳头产品,并形成了优势产品矩阵,可满足多层次、多方位的市场需求。
主打高端干线物流的黄河重卡,标志着从外观、内饰到动力总成、智能化方面的全新突破;德系品质铸就了高价值的汕德卡,打造了高出勤率的物流利器;深受年轻卡友青睐的豪沃MAX,以高性价比成为卡友心目中的创富标杆……
中国重汽的一系列组合产品,以越级配置诠释了优秀产品力,这不仅体现出重汽执着的匠心付诸,更是背后团队数载产品精心钻研的创新性呈现,助推了中国重汽在终端重卡市场的强势崛起。
在“灯塔”工厂的赋能下,通过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智能、绿色生产基地,中国重汽的产品在可靠性、一致性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而这也成为其在行业竞争中最核心的竞争力。
打造合作共赢生态
未来的竞争将是产业链和生态链的竞争,是合作优势与协同效应的竞争,是品牌和管理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对于中国重汽来说,“挑战全球第一”意味着要在种种竞争中都能胜出。
在体制机制方面,中国重汽通过导入“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市场化“三能”机制,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现了内部管理机制的焕然一新。
在研发方面,实现从引进、模仿、跟随向自主正向研发的历史性转变。以研发投入为例,中国重汽从2018年的1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7亿元,增幅185%,四年累计投入100多亿元,超过之前十年投入的总和。
在智能制造方面,中国重汽总投资超150亿元,在莱芜建造的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打造了全球先进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国际一流的产品供应水平、行业标杆式的数字化灯塔工厂,为产品品质的跨越提升提供了强大保障能力。
在生态打造方面,从以大马力开拓高效运输新生态,到中国重汽全域服务生态,再到“LVO全生命周期总价值”,中国重汽聚焦用户需求,将以全物流场景效率升级、全天候智慧管家服务、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模式、全平台增值置换解决方案,致力在“买、用、养、换”车辆全生命周期中创造最高价值,为用户降本增效。
在品牌建设方面,中国重汽不仅以产品力打造了高端品牌,并且全新升级了中国商用车行业的首个服务品牌“亲人服务”,从点的服务向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服务升级,从同质化服务向解决客户个性化诉求、挖掘客户个性化需求升级,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成就客户价值。
能源变革与万物互联,正在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谭旭光的“商业长期主义”思维正在推动中国重汽做强做优做大,以新时代标准建立新秩序,通过新技术营造新生态,并且在新目标的指引下,向着“全球第一”加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