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席卷下的汽车零部件行业
来源:商用车与零部件、中国汽车报    作者:商用汽车网    浏览:1392    2019-09-11 14:27:18
2019年,在汽车整体销量呈下降趋势的大环境下,作为上游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已经被波及。近期跨国零部件巨头企业裁员、关闭工厂、调整营收目标、宣布重组等消息的频频露出,这一系列动作,引发了行业的深思。

博世:柴油业务困局急需破解
8月5日,博世对外透露,为应对全球车市放缓和需求衰退,即将启动裁员计划的消息。事实上,该公司此前已经通过不延长定期合同,让部分员工提前退休等方式,变相裁减了约600名员工。

博世作为柴油动力市场领军的零部件企业,此前,即使多个国家先后发布禁售柴油车时间表也未能改变博世深耕该领域的决心。

就在去年博世集团年度会上,Denner还宣称,“我们坚信柴油车会继续在未来交通出行的选择中占据一席之地,是时候终止关于柴油技术退出市场的讨论了”。如今,面对市场对柴油汽车需求的下滑,深受经营压力的博世不得不选择裁员来应对。

此外,该公司还修正了对2019年全球汽车产量的预估,预计今年将下滑5%。同时博世还宣布,将暂停位于印度的两座工厂的所有生产。未来,博世是否能打破目前的困境,不仅仅需要其在行业领域的地位,还应看其在汽车产业格局变化的时下,作出怎样的决断。

大陆:不再投资开发用于内燃机的零部件


7月初的时候,大陆集团表示,该公司将在2030年之前停止开发汽油机及柴油机等内燃发动机。该公司预计,到2050年,该公司的新车几乎全部为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车,因此将进行业务转型。此外,该公司预测,2025年开始开发、2030年开始生产的内燃发动机将是最后一代内燃机。


8月初,大陆集团第二季度财报发布现场公开了相应的裁员计划,并透露接下来可能会出售部分燃油发动机零部件业务的消息。


近日,据外国媒体报道,大陆集团宣布向电动化转型,该公司将不再投资开发用于内燃机的零部件,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和资金放在电力传动系统上。


舍弗勒:缩减产品范围,发力电动化和自动驾驶


早在2019年3月,舍弗勒官方宣布,由于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疲软,该公司2018年利润大幅下滑,为此,公司将裁员900人,关闭数家工厂,并缩减产品范围。这是舍弗勒公布的一项名为RACE的重组计划中的一部分,该重组计划将在2019年耗资6000万欧元。


此外,舍弗勒还公布,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是舍弗勒未来关注的焦点。舍弗勒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其电动化和底盘机电一体化部门的订单量增加到每年15亿~20亿欧元。

不仅博世、大陆、舍弗勒、巴斯夫、奥托立夫……越来越多的跨国零部件巨头动辄裁员6月,巴斯夫宣布,未来三年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6000人,约占巴斯夫全球12余万名员工的5%;奥托立夫近日也宣布,计划裁员5%,原因是第二季度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

跨国零部件巨头的裁员瘦身计划,几乎无不是由于汽车市场“寒流”席卷全球、市场需求下降而做出的安排。而纵观欧洲、美国、中国这三大汽车市场,去年以来汽车销量几乎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持续走低的汽车市场,给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持续影响。法国佛吉亚、法雷奥、德国采埃孚、大陆、日本电装、松下等零部件企业,在今年都出现了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显示,一些车企和零部件企业的裁员可能还没有结束。其举例说,福特如果不削减其他成本,营收下降5%将导致其再削减2.3万个工作岗位。无论是对于主机厂还是零配件企业来说,只有正视严峻现实,集中发力突围,或许才有可能变“危”为“机”。 


身处严寒之中,几乎没有谁能轻易置之度外,车市“寒冬”之中的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是如此。七成公司净利润下滑,创下近年来的新低。截至9月5日,沪深股市A股中约130家国内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已经发布了上半年财报。其中,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有95家,占比约73.08%。这无疑是受到车市下滑的影响所致。汽车市场大环境尚未改观,整车企业生存艰难,零部件企业也难以幸免。


市场压力加大

今年上半年,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可谓是步履维艰。自去年以来的车市滑坡趋势尚未根本转变,新能源补贴退坡、国五国六排放标准转换,这些因素在影响整车企业的同时,也给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

从上半年财报的净利润指标看,包括零部件行业一些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的数据也不太好看。其中,八菱科技净利润亏损1280.51万元,同比下降219.57%;路畅科技净利润亏损4396.06万元,同比下降316.82%;特尔佳净利润亏损542.59万元,同比下降346.25%。



财报显示,八菱科技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散热器领军企业之一。今年上半年,车用暖风机产品销量下降33.15%,营业收入下降30.44%,比上年同期减少1775.41万元。参股公司重庆八菱汽车配件公司上半年亏损2311.12万元。同期,还因收购生物技术公司弘润天源51%股权,支付中介机构费比上年同期增加603.57万元。



路畅科技的主要产品为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及自动驾驶、车联网相关产品及智能化出行解决方案等。上半年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变少、全资子公司项目投资增加、研发投入增加,以及销售收入下降等因素所致,这些因素中,受市场形势不佳影响的因素占较大比例。



特尔佳的主营业务为汽车缓速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上半年,公司增加车联网开发与技术应用及汽车配件销售等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缓速器销售收入下降所致。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看上半年零部件企业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整车销售下滑,直接导致零部件特别是一些传统零部件市场收缩,如八菱科技的车用暖风机产品销量下降33.15%、特尔佳的汽车缓速器销售减少等。



二是因为新产品研发刚刚上马,研发投资增加,导致短期内资金紧张。其实,这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前些年车市红火,传统零部件几乎供不应求,也很少有企业去着眼长远,进行先进技术开发。



三是由于企业本身一些费用增加、成本上升等原因所致。

转型才有生路

相较于七成净利润下滑的零部件企业,仍有不到三成的公司实现盈利,其中大多为微利,只有少数公司净利润指标上涨较大,申达股份、襄阳轴承、郑煤机等公司表现较好。其中,申达股份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392.8%;襄阳轴承实现净利润51.61万元,同比增长110.58%;郑煤机实现净利润净利润7.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27%。



申达股份的主要业务,是以汽车内饰和纺织新材料业务为主的产业用纺织品业务、以及纺织品为主的外贸进出口和国内贸易业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出售上海第六棉纺织厂100%权益取得投资收益约6.88亿元。



襄阳轴承主要从事车用轴承及其零部件的生产、科研、销售。上半年汽车产销低位运行,市场需求下降,以及整车厂客户持续降价的要求,进一步压缩了零部件供应商利润空间,加上钢材及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经营难度加大。对此,公司全面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在全力巩固传统配套市场份额的同时,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致力拓展新产品、新客户、新市场,推动企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郑煤机主营业务包括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与服务。上半年,公司加快科研攻关,技术升级,重点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对标客户要求,进行持续开发改进,开展了钢材、焊材等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以及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主动进行转型升级,以及强化紧跟市场、引领市场的先进技术研发,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是这些企业胜出的关键。这也是这些实现逆势上扬的企业能够决胜市场的“秘诀”。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仍然存在着市场集中度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不够、质量有待提高、产业规模大而不强等问题,特别是在汽车“新四化”的新形势下,传统汽车零部件销路日益变窄,压力倍增。同时,零部件企业还面临着下游整车产品价格下降,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



“汽车零部件业务领域的优胜劣汰、腾笼换鸟趋势在所难免,只有加快转型,拥有核心技术和独家优势的零部件企业,才能赢得市场。”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认为。


责编|苏小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