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踪热点 深度报道 ]

原创| 自主铸链,生态共赢:时代汽车第680万辆下线,见证中国商用车崛起之路

金秋时节,在时代汽车的生产线上,一个标志性的时刻即将诞生。随着时代领航G6-F28T气体机缓缓驶下生产线,时代汽车迎来了第680万辆下线。这一数字不仅代表着量的积累,更是中国商用车自主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质的飞跃。作为商用车行业发展的见证者,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企业的里程碑,更是整个中国商用车产业自主铸链、生态共赢的发展缩影。

图片1.png 

从零到680万:中国商用车的自强之路

回顾中国商用车发展历程,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自主创新之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商用车产业几乎一片空白,世界第一辆卡车诞生于1896年,而中国直到1956年才制造出第一辆卡车。从完全依赖进口,到通过合资合作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再到如今实现自主创新,时代汽车第680万辆的下线,成为中国商用车行业发展的生动注脚。

图片2.png 

这一里程碑的背后,是时代汽车与供应链伙伴长达二十余年的协同创新之路。本次下线的时代领航G6-F28T气体机,正是时代汽车与武汉菱电、全柴动力等国内优秀供应商深度合作的成果。在商用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供应链的稳定与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时代汽车与合作伙伴的长期协作,展现了中国商用车产业链日趋成熟的协同能力。

核心技术突破:自主产业链的集体突围

在时代领航G6-F28T生产线上,展现中国商用车自主产业链全貌:武汉菱电的电控系统有自主开发平台,响应快、效率高;全柴动力用10年攻克燃气机关键技术,F28燃气机性能优且经过严苛测试;万里扬8GS46变速器全铝合金材质,传动效率高且降低使用费用;远安车桥NPR铸造桥承载能力强,实现高承载和轻量化;安徽大盘280L车用LNG气瓶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质,具有优异的强度、刚度及耐低温性能。确保LNG能够长时间保持低温状态,让车辆续航能力可达1000多公里。

图片3.png 

这些核心技术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商用车产业链已从单一产品合作,迈向全价值链的深度协同。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供应链安全备受关注的背景下,这种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布局,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为中国商用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共赢:从单一合作到全价值链协同

时代汽车第680万辆整车的下线,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就,更是中国商用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典范。时代事业部常务副总裁、营销公司总经理刘刚在活动中强调了供应链协同发展、共建生态的重要价值,并首次提出组建“中国商用车供应链生态联盟”的战略倡议。这一倡议的提出,反映了行业领军企业对未来竞争格局的深刻洞察——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生态共赢才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图片4.png 

钧风电控于建锋在致辞中回顾了合作历程:“为了攻克电控系统的核心技术,钧风电控技术团队与时代汽车的项目团队并肩作战,日夜攻关、冒着严寒酷暑奔赴极端环境验证性能,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协同调试、上百次的性能优化、数百万公里的路试,最终让搭载钧风自主电控系统的车型顺利通过国六认证。”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关系,正是中国商用车产业链从“物理组合”走向“化学融合”的生动体现。

从追赶到引领:中国商用车的未来展望

当前,我国商用车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规划、双碳战略目标等政策,有效推动了新能源商用车发展。十五五期间国内基础建设预计投入数十万亿,电商、物流行业发展迅猛,为商用车市场带来广阔空间。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商用车产业将实现全面转型升级。时代汽车与供应链伙伴的深度合作模式,为中国商用车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从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突破到整车技术的全面领先,中国商用车正在从规模领先向技术标准领先、品牌价值领先迈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商用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品牌正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第680万辆整车的下线,既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新征程的起点。

图片5.png 

第680万辆整车的下线,是时代汽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商用车自主产业链成熟的标志。从1到6800000,不仅是一个数字的增长,更是一段中国制造业迈向高端的缩影。这条自主之路,仍在加速延伸,而它的目标,必将是世界汽车舞台的中央。

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商用车企业正在用实力证明:通过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打造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中国商用车不仅能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更将在全球市场展现中国制造的卓越品质。

中国商用车加油,时代汽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