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踪热点 深度报道 ]
一次战略签约,让驾驶舱变身移动书房,让物流车成为文化载体。
2023年4月15日,上海。北汽雷驰与知识服务平台帆书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一个看似“跨界”的联盟正式形成。当新能源商用车企业遇上拥有6400万用户的全民阅读平台,行业目光聚焦于这场合作的商业逻辑。
但北汽雷驰董事长张剑的思考更深一层:“从业者幸福不是讨好用户,而是切实的行动。”他指向的,是中国超过千万的城配物流从业者——这群支撑城市运转却长期被忽视的庞大群体。
物流从业者的尊严困境
凌晨四点的批发市场,破晓时分的社区街巷,深夜的物流仓库......城配物流从业者的身影贯穿城市的昼夜节律。《促进快递配送从业青年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报告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这个千万级群体普遍面临收入低、职业认同缺失、精神需求被漠视的困境。
在燃油车时代,他们的“伙伴”常是违规改装的三轮车——无路权、无保险、无尊严。樊登在年度演讲中描述得更为直白:“他们被物业驱赶、被交管处罚,在城市缝隙中艰难求生。”
北汽雷驰的应对方案是一款升维产品:新能源MINI卡。
这款可上绿牌的合规车辆,以每公里5分钱的能耗成本、540公斤额定载重和4.65米转弯半径,直击从业者痛点。但更关键的突破在于,它首次将“从业者幸福感”纳入商用车设计哲学。
从工具车到文化载体
战略合作签约八天后,世界读书日的深圳会场。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亮相帆书《知识进化论》演讲舞台,揭晓了合作的深层意义:让驾驶舱成为移动学习空间。
车载端接入知识平台,物流从业者可在配送间隙收听书籍解读,碎片化时间转化为认知升级的契机。“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北汽雷驰的品牌主张在此刻具象化——方向盘不再仅是谋生工具,更成为连接世界的接口。
城市移动书屋计划则让知识走出书斋。改装后的北汽雷驰车辆化身流动文化站点,停驻在物流园区、批发市场、社区街角,将书籍送达从业者聚集的“最后一公里”。当知识主动走向人群,阅读壁垒被彻底打破。
全国门店书香活动同步启动,北汽雷驰将销售场景转化为文化传播节点。经销商展厅举办读书会、知识沙龙,重构商用车渠道的功能定义。一位参与活动的司机感叹:“开了二十年车,第一次在汽配城里听人讲《经济学原理》。”
构建物流新生态
这场合作的深层价值,体现在对中国式现代化城配物流新生态的诠释。北汽雷驰提出四大特征:车辆环保、物流高效、从业者幸福、管理者放心。而知识赋能恰是实现“从业者幸福”的核心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北汽雷驰洞察到,仅解决收入问题远远不够。当新能源MINI卡将运输成本降低至燃油车的1/10,从业者“钱袋子鼓起来”后,精神需求的满足将成为新的课题。
这种关怀源于企业基因。背靠魏桥创业集团、北京汽车制造厂等产业巨头,北汽雷驰在产品创新上展现出“类乘用车”思维:冰激凌白、帕尔玛叶绿等时尚配色,电动车窗、蓝牙音乐等舒适配置,彻底颠覆传统商用车的粗糙形象。而知识服务的融入,则完成了从“硬件升级”到“软件进化”的闭环。
物流车成为文化符号
2023年夏天,北汽雷驰发布主题TVC《向上的人生》。镜头里:改装成移动咖啡馆的MINI卡在文创市集飘香,载满图书的厢式车在民工学校门口停驻,年轻创业者通过车载音频学习商业课程......画面传递出清晰信号——运输工具正在进化为文化载体。
这恰是跨界合作的深远意义:当千万物流从业者通过方向盘获取知识,通过移动书屋接触思想,整个行业的人文价值被重新定义。正如战略签约仪式上双方形成的共识:“虽耕耘不同领域,却有共同圆心——为人生之旅创造惊喜,提升幸福感。”
随着冷链版、市政专用版等新物种加入产品矩阵,北汽雷驰的蓝图日益清晰:一个覆盖1~300公里城配全场景的绿色运力网络,正搭载着知识服务驶向中国城乡的每个角落。而车轮碾过的轨迹中,改变的不仅是物流效率,更是一个群体的精神海拔。
知识不再静默于书架,它飞驰在送货途中,停驻在街角巷尾,最终融入千万奋斗者“向上的人生”。